重庆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
重庆市“十四五”重点学科
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
重师校训:厚德笃学、砺志创新
重师精神:自强不息、躬行师道
办学理念:立教无类、以文化人
重师校风: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
重师教风:博学敬业、为人师表
重师学风:勤学善思、求是致用
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>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>> 教学动态 >> 正文

【名师 • 铸魂】溯源求实,立德先立行——记“师德标兵”郑瑜

作者: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,2020-09-29,编辑:廖文梅,浏览量: 次

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,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。”身为一名思政课教师,郑瑜深谙其中道理。二十四年初心不忘,矢志助人成长、育人成才,在三尺讲台追寻为人师者的荣光,她是“灵魂的工程师”;二十四年身影依旧,躬耕教学一线、投身社会实践,在实践出真知的路上步履不停,她是无言的奋斗者。郑瑜一步一个脚印,从源头探寻治学之道,以实际行动担起了重师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。

以生为本学定教

多年以来,郑瑜潜心研究教学对象、教学内容和方法,经过不断反思,她从源头上抓住了问题的本质——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,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,都要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定。有了理论支撑,就要用行动落实。郑瑜在教学中关注、尊重每一位学生,做到“眼中有人”:带学生实习,她会在教学实践后补充点评与交流活动,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统筹安排各教学要素,同时倾听学生们的收获与困惑,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,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引导。将学生放在工作本位,全心全意为学生考虑,是郑瑜为人师者的关怀与付出,也是她一切行动的坚定指引。

“以生为本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”的教学理念贯穿于郑瑜的每一项实践当中。她与团队多次调研,深入研究教材体系、内容、呈现方式,力求体现学科发展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,编著出3部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教材;在教学中运用各类案例,形象生动地将理论联系于实际,提升教学效果;通过调查、访谈、观察等方式,了解学生学习情况,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目标,构建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。严谨治学的背后是一颗赤诚之心,每一部教材、每一个案例都凝聚着她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倾注。

相比于殷殷嘱托,郑瑜的付出是无声而有力的,她以生为本,从源头处解决教学问题,近5年来主持研究“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和途径”等多个省部级课题,获得重庆师范大学“教学优秀”奖、获评重庆师范大学“优秀本科导师”……一路硕果累累,都是最好的见证。

立足实际求创新

疫情期间,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,郑瑜认为,这对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机遇。然而,将想法付诸实际的过程中,她感到困难重重。线上教学视频、资料、考试题库、教学方式等,全部从零开始。时间紧、任务重,在郑瑜眼中,解决方式只有一个——加班加点。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线上教学视频的录制、编辑和资料的准备之中。

日以继夜不辞劳苦,最终,郑瑜打造出了线上教学的“硬核”资源库:“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”网上课程资源、“网络微格实验室”以及在线教育实习平台。对于理论学习,“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”网上课程资源覆盖面广,资料丰富、便捷、集中,便于学生反复学习、透彻理解,提高教学有效性。对于实践训练,“网络微格实验室”通过多个平台提供了完整的模拟课堂教学环境,锻炼学生课堂教学技能;在线教育实习平台则提供了全环节、无遗漏的线上模拟实习。疫情之下,将“面对面”变为“面对屏”,郑瑜独出心裁,既保证了教学与实习的质量,又实现了新的突破。

线上教学带来的不只是机遇,还有挑战。没有了课堂上的一问一答,师生之间的互动如何实现?同样,从根源处探寻,郑瑜着重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她深入思考,挖掘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要,找准困惑点,从而形成教学思路。在实践中,郑瑜将知识点的学习与问题讨论相结合,将知识体系的建构式学习与师生、生生讨论式学习相结合,与学生相互启发,她看到了教育更多的可能。疫情期间的教学创新经历积累了经验,下一步,郑瑜将尝试借助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。

春华秋实共成长

“经师易遇,人师难逢。感谢您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”这是2015级同学们写给郑瑜的心语。在郑瑜看来,身教重于言传,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。身为导师,郑瑜搭建起了一个导师组学习成长的平台,师生不仅一起品读经典、探讨问题、训练技能,也协同登高望远、远足踏青,在平台上养成学习习惯、磨砺学习意志,形成良好学习品质。而良好的学习品质足以支撑学生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。郑瑜悉心指导下的20位学生,升入重点院校读研的有13人,占比65%,背后的辛苦付出与岁月一同累积,不知不觉中已是漫山桃李。

同学们将她的行动看在眼里,心存感恩的同时,也以优异的成绩回馈。2014级的王茜同学在郑瑜指导下,深度运用大学课程内容,针对2016年杭州G20峰会开发出了系列课程资源,毕业后参加重庆市教师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一等奖;2015级的刘蓉同学为参加支教志愿活动,特意找郑瑜辅导备课、教案编制和课堂教学技能,其教案、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队伍中的范本。

“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”郑瑜说道。教学相长,师生同向同行,郑瑜始终与学生同在。“华文杯”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备赛过程中,郑瑜将全部课余时间投入指导,常常与学生讨论交流至深夜。在郑瑜眼里,每一位选手的课题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和演绎,每一个参赛作品从设计、演练到成熟,都是她与学生共同合作的结果,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,她也享受着其中的乐趣,与学生共同成长。

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,郑瑜以身作则,她的每一项行动都为学生做出了榜样,她前行的身影是学生最好的指引。未来,她还将继续耕耘在热爱的教师岗位,将求实之路走得更加坚定、长远。

 

 

关闭

地 址:重庆市大学城,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,汇贤楼
邮 编:401331
Copyright 2020-2020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

网页设计:汪晓玲
技术支持:谭华山,E-Mail:6510388@qq.com